湖南文理学院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示范建设验收评估汇报报告
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了教育厅专家组对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示范建设工作进行验收评估。这既是教育厅对我校实验室建设和改革的一次全面考核,也是各位专家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次宝贵指导。在此,向教育厅评估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今天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对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情况进行汇报,请批评指正。
湖南文理学院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是我校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的改革,在我校原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了其它相关实验室建立的校级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本实验中心于2002年通过评估,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2005年,实验室的电工、电子实习分室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2006年6月,实验中心经教育厅批准成为湖南省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设单位。
本实验室承担了学校6个院系,8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的电气信息类基础实验课的教学,年均实验人时达13万;形成了由20位教师组成的4个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加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经过3年建设,已取得明显成绩。
我们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开展专业调研,全面了解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借鉴名校实验室建设经验,提出了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即: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实验室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先导,以“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搭建适合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实验平台,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工程应用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力争在省内高校的电气信息基础实验课程教学中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三年建设,形成与理论教学即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全面达到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的要求,在全省同类本科高校中起到示范作用。具体包括:
(1)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工程应用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2)通过建设和改革,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设计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四大平台。
(3)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构建适合同类本科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4)建立和完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和考核管理方法,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完善开放实验室的各项条件和管理制度。
经过三年建设,我们形成了与理论教学即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即围绕一条主线——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建立完善电气信息基础实验教学四大平台——模块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平台、功能化的实验实训平台、团队化的实验队伍平台、人性化的运行管理平台,完成对学生递进式的三层次能力培养——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
“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的特色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模块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平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实验内容和手段改革为动力,实验教学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根据学生能力的三层次培养目标,我们将原来的13门实验课程及相关的科技活动根据实验内容按照基本元器件级、电路级、系统级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整体优化,更新改造成4个实验模块:基础电工实验模块,基础电子实验模块,系统集成实验模块,研究与创新实验模块。
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动手时间,我们修订了培养方案,提高了实验课时数。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由改革前的20%左右增加到改革后的40%左右。
电气信息类基础实验课课内三性实验学时数经省内专家陈宗穆教授、吴新开教授和校内专家组审定确认,由改革前的37%提高到改革后的78.5%。
实验项目设置成必做、限选、任选三种,体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改造成学生创新实验和设计课题,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①实践教学以人为本,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②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实验过程。③课程设计“真刀真枪”,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④实施“创新与技能学分”政策。⑤基础实验课单独设课,单独给成绩,提高实验课的独立性和地位。⑥构建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①自行开发课件共9套,开通了电气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实施网上实验教学,对全校所有工科类本科生开放。②推进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结合:自编教材中,有6门课程运用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的结合。开发虚拟、仿真与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项目共57项。③实施网上实验教学管理:通过网上发布实验通知、考试通知,各种教学资源,营造了自主学习环境,辅助了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教学。④实验室通过时间开放、资源开放、教学内容开放实现了对不同教学对象的全方位开放。
①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制定了《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考试与考核管理制度》、《多元考核办法》、《考核办法改革方案》等相关文件。②组织编撰了8门课程的试题库及答案。③实验室自2007年以来先后在2006级2007级学生中对单独设课的电路测试技术和电子测试技术进行了实验操作考试和口试,考试效果好。
设备总值89.5万元,其中网络化基础电工实验分室具有multisim仿真平台及网络化的实验数据采集与传输平台,实现了实验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监测;通用电工实训箱是实验室教师和湖南湘潭智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2008年的教学工作量达3万人时数。
设备总值121.9万元,其中的网络化基础电子实验分室实现了分立元件自主设计、网络传输波形的集中管理实验教学模式,整个平台可以实现电子设计、仿真和制板焊接全过程;数字电路实验箱40套、模拟电路实验台20套是实验室和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
设备总值127.7万元,承担4个院系6个本、专科专业的单片机技术、EDA技术、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及相应的课程设计。实验分室现已建成可供学生进行电子通信产品开发与仿真、单片机、现代DSP及SOPC的嵌入式系统等设计软件平台,全天候、全方位供学生预约使用。
由4个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分室组成,设备总值47.7万元。平台完全以学生为本,学生可利用在实验室借用的和报废的相关设备以及科研课题资助的仪器设备,任意组建实验系统,自主完成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设计,良好地实践了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湖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在“毕昇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中由学生参与设计研制的自制仪器设备“BS2009-110网络化实验教学动态监控平台”获本科组一等奖、车库集中监控系统获本科组二等奖。
实验室主任负责“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责任教授协助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工作。实验教学队伍由专、兼职教师模式逐步转化为实验团队模式。按照“一四三”实验教学体系的思想,对应四个教学平台,构成了四个教学团队。团队负责教师由具有高级职称、教学与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每门课程设置课程负责教师,负责课程讲授及实验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了两类教师的融会贯通,责任教授李晓峰是院级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带头人、杨斌文教授是院级立项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学科带头人。整个实验教师团队成员有20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高级职称占50%;博士生5人,硕士9人,学士6人,硕、博士比70%;45岁以上3人,35-45岁8人,35岁以下9人。实践教学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良好。2009年电气信息基础实验课教师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对象。
电信院制定了《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制定了《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考核与培养制度》。3年内有15人进修培训,其中攻读博士学位5人,硕士6人,学士2人,访问学者1人,短期培训3人次。
3、主持参与教研教改项目23项,获质量工程项目4项。
三年来,实验室教师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6项,质量工程项目4项。
2006年以来,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28项、主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项目7项、在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4篇(其中被国外三大检索机构收录35篇)、取得常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教务处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组织、管理、协调示范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管理和实验教学改革工作。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和总帐管理。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设“示范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和实验室主任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各实验分室、实验人员和实验设备,打破专业和实验分室界限,由实验室主任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实验室实现了全方位开放:预约开放与定时开放相结合、课内开放与课外开放相结合、学期内开放与假期开放相结合。9个实验分室设有开放实验项目117项,成立了26个学生科技小组,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2、实行了以“评建质量——课程中心——三三监控”为核心内容的“三维一体”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所谓“三三监控”即为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系统的“三个三”,也就是坚持教学工作线、学生工作线、教学督导辅助工作线的“三线监控”;坚持学校、教学院、教研室(实验室)的“三级监控”;坚持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和社会评价教与学的“三评监控”。
严格制度化及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行网络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特别是我们自行研制并开通的《电气信息基础实验教学局域网站》(http://dqxsys.huas.cn/),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教学课件、常用的网络资源等。同时发布实验通知、上传仪器使用登记、通报实验室综合检查结果、收集师生意见,极大地方便了开放实验教学和师生相互交流,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学习环境。
2、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在校学生获专利2项,科研立项14项,其中省级立项3项,各种科技制作获奖70项,其中省级奖项5项。
3、实验室改革前,学生的考研率一直维持在10%以下,改革后,学生的考研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学生考研的录取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了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与常德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安全监督局合作为学生开展电工技能培训和特种行业上岗培训。学生在完成电工电子实习的同时,获得国家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颁发的电工证及国家安全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行业上岗证。
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大力倡导开展科研开发、科技服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后为常德市万通通信有限公司、常德卷烟厂联合工房、常德移动有限公司、湖南车桥厂等地方企业进行设备研发和技术服务。
为了提升示范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水平,一方面我们借鉴了兄弟院校的建设经验,与省内兄弟院校交流学习达5次;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省内外电工电子和信息类教学研讨会,如责任教授李晓峰2007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与李翰荪等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湖南文理学院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努力构建基础电工实验平台、基础电子实验平台、系统集成实验平台和研究与创新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肯定。常德晚报、湖南文理学院校报多次以“大学生钟情实验室”、“文理学子喜获大奖”对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进行报道。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老师们:历经三年建设,湖南文理学院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已建成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高效、实验队伍结构合理、仪器设备精良、教学体系科学、实验内容先进、面向全校多个本科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符合湖南省教育厅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的建设要求。
今后,在各位专家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实验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电气信息基础实验室将会实现新的跨越、再创佳绩!